《千里访古运》是一本纪实类的文化著作。作者对大运河沿途的考察调研,对人情风土的描写,再现了大运河的风貌。

  作者撰写该书源于她初见国画长卷《京门九衢图》。该长卷对老北京历史文化的记载之详细,工程之浩大,深深感动了她。之后,她参与《古运回望图》的创作。这两部长卷是在领导专家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制作完成。

  如果说《古运回望图》是用国画描绘古运河全貌,那《千里访古运》则是用笔来描述大运河的沧桑历史。

  此处对《千里访古运》进行连载,以飨读者。

  缘起  

  2002年冬天,作者在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意外地看到了刚竣稿的国画长卷《京门九衢图》,该作品完整而形象地描述了康乾盛世时期的老北京二十道城门及风土人情。作者才知道老北京城分为外九内七皇城四二十道城门,每道城门,又各有不同的功用等。

  后来,作者采访了谷建华先生。也正是这次采访,系结了作者和翰林文化开发中心一次合作之缘——继《京门九衢图》之后,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又着手系列历史文化工程另一个项目——《古运回望图》的运作,作者即有幸成为这项工程的创作者之一。《古运回望图》是以反映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漕运文化及风土人情为主题的又一国画巨制,画的内容将展现大运河纵跨廿十四个省,两个直辖市的自然全貌。这部作品,无论从经济、人力的投入,还是从作品所表现的内涵及画幅长短,其规模都远远超过了《京门九衢图》,从而也具有更深、更广、更远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此作的主创者有刘克宁、刘振源、朱振芳和史慧芳等几位中年画家,他们也是《京门九衢图》的主创人员。如果说他们将用画笔来描绘古运河全貌,作者则是用笔来描述大运河的沧桑历史。

  一如作者生活在北京多年,曾一度不知北京多少道城门、和城门到底都啥样;土生土长老老少少的中国人,一定也会有很多人不知京杭大运河在哪里?有多长?其功用……所以作者要画大运河,要写大运河,不论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是出于同一种目的:让世人记住大运河,珍惜大运河!因为它不仅是一条河流,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和长城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结晶。

(《古运回望图》卷首节选)

  运河的前生

  运河的航运不是一天发展成的,运河的南北长貌也不是一朝一代的成果。大自然的风剥雨蚀,兼之地壳运动,以及人为的各种因素……正是时空与人的合力雕塑,才有了今天的一派风貌。

  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国富民强,野心勃勃,一直意在北上伐齐,夺取中原霸主地位。水,在古代战争中,一直是成败的重要因素。不但是战术中有水攻一策,更重要的是水可载舟,舟可载人,亦可载粮,交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小,而且载量大,效率高。身为江南霸主,夫差更懂得水的重要性。因此,为实现北图霸业,他调集民夫开挖从今天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也就是今天的里运河。因为这段运河途经邗城,所以历史上也称为“邗沟”。里运河全长170多公里,把长江水引入到淮河,这是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古运回望图》研讨会现场)

  到了两汉至南北朝时期,虽然几代统治者相继也组织人力修建了一些渠道,但主要都是用来运兵运物打仗。这些渠道有的宽有的窄,有的长,有的短,且断断续续的,一如一串串长长的省略号。长长的省略号,只需稍稍连接,便可成为一条线,基于这一点来讲,两汉南北朝时开挖的一些间歇式段落运河,为日后大运河的全线开通,铺垫了很好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特别是会稽郡、也就是今天浙江绍兴一带,成为长江以南最富庶的地区。贫的地方需要输入物质输出人力,富的地方需要输出物质输入人力。不管地方穷富,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而南北文化是有差异的,而文化只有相互交流才可以相长。而在当时,这种输出和输入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促成文化交流的最佳途径,莫过于水陆交通。所以,沟通南北水道,促进南北经济发展及文化交流,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所需。在这一时期,京杭大运河得到比较大的疏浚、开挖和重用。

(《古运回望图》创作小组采风出发前议路线)

  公元七世纪初,也就是隋朝统一全国后,定都洛阳。摆脱了战乱,人民的生活相对安定下来了,从而也就有心思、有条件躬耕垄亩了,社会经济得以渐渐恢复。584年,隋文帝命宇文恺率众重开漕渠,以保障南北物资的运输。但对于漕渠(也就是一些人工河)的大规模修造,则是隋炀帝杨广上台之后。隋朝为什么要大规模地开凿京杭大运河呢?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两方面:

  一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的洛阳,守卫京师需要大批官兵,同时也需大量兵力驻守北部边防。人多吃的就多,用的就多。但东汉后期以来,因为北方连续数百年战乱,文明成果几乎被破坏殆尽,隋朝统一后经济虽然有所稳定发展,但仅靠北方的经济供应,已远远不能供养庞大的国家机器。相反,在南北对峙的几百年中,由于没有北方战乱导致的种种包袱,南方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隋朝时期,“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赋之所出,江淮居多”。隋朝之所以兴盛,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南方对北方巨额“贴补”基础上。南方的物资运往北方,如果仅靠陆路运输,速度很慢不说,运量也小得可怜,而且费用又很大,根本无法满足时局需要。因此,人工开凿新河,疏浚旧有河道,发展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古运回望图》创作现场谷建华董事长接受电视台采访)

  另一方面,从政治上来看,隋朝政府要想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必需开通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运河,便于中央军情、政令的南北传达,以及地方之于中央的民情反馈,也利于军队的南北调度。当然了,就杨广奢靡的本性,开凿运河,不乏他籍此可以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需要归需要,目的归目的,开通南北水陆交通,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后盾,否则,需要只是需是,目的只是目的,梦想永远成不了现实。当时,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和财富。因此,京杭运河才得以在隋朝统治时期全线贯通,而先前几个朝代都没能做到。当然,京杭大运河何时能全线贯通,也和统治者的眼光和魄力有关,不过主要是因为隋朝具备了开通运河的足够物质条件,而其他朝代心有余而力不足。

  公元603年,隋炀帝征发数百万的士兵和夫役,先是下令开凿从洛阳经临清、至涿郡(也就是今天北京西南处)的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到公元605年,隋炀帝又下令开凿从洛阳到清江(即今天淮阴)的长约1000公里长的“通洛渠”;公元610年,隋朝又开凿了从镇江至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的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在开凿新运河的同时,隋朝也对原始的邗沟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最终,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另外,隋炀帝为达到自己下江南饱览美景和美女的目的,在修运河时,他还命人在运河两岸筑起御道,种上杨柳树等,一来便于挽纤拉船,二来有绿树碧茵养眼;从长安到江都,他则命人沿途建造了离宫40多处,以便他随时下榻享用当地美味和美人儿。此外,隋朝时,还沿运河建立了许多粮仓,用来转运或贮粮一是保障京师供应,而即是满足杨广所带船队的消耗。

 

(原北京市政协主席程世娥在通州区常委的陪同下参观《古运回望图》)

  隋代开凿的系列运河,西到京师大兴城,北边抵达涿郡,南面到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并把京师、东都、涿郡(幽州)、浚仪(汴州)、梁郡(宁州)、山阳(楚州)、江都(扬州)、吴郡(苏州)、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们都连接在一起,从而加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隋唐时期,运河上“商船往返,船乘不绝”,对两朝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维护全国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制,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唐朝时期,虽然也曾对运河作过一些修整。如公元742年,在三门峡以东,人们在岩石中曾开凿一条渠道,称作“天宝河”。但动作力度和广度不大,京杭大运河没有多大改观,基本还是隋朝时的风貌。也许不是唐朝统治者懒惰和无能,主要是他们“福气”,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他们内心里一定很感激隋帝杨广,不但给了他们权位,更给了他们一条流福百世的京杭大运河!

  后来的各个朝代,统治者从维护本阶级切身利益出发,都继续使用和修筑了大运河。要说大规模的修整,则是在元朝。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由南部移到了北京。为了使京杭运河的南北往来,不再绕道洛阳,自1289年起,元朝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而清江往南,则连接了邗沟和江南运河,可以直达杭州。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的运河已废圯,新修了“通惠河”。如此以来,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大运河足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使得南北交通变得更为便捷。

 

(《古运回望图》展厅)

  俯瞰京杭大运河,如一条长龙卧于中华沃野,身随地势,或直或伏,或高或低,姿态万千,风情百种。根据京杭运河流过的不同地方,历史上一般分为七段:

  (1)通惠河:北京到通县,连接了温榆河、昆明湖、白河,是由多条河流疏通而成;

  (2)北运河:通县到天津,是将潮白河的下游挖掘而成;

  (3)南运河:天津到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开挖形成;

  (4)鲁运河:临清到台儿庄,利用了汶水和泗水的水源,沿途又连通了东平湖、南阳湖、昭阳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形成;

  (5)中运河:台儿庄到清江;

  (6)里运河:是指从清江到扬州的一段,直入长江;

  (7)江南运河:指镇江到杭州一段运河;

(网络媒体报道)

  有句民谚叫樱桃好吃树难栽“。如果把京杭大运河比作一棵硕大的樱桃树,把大运河带给人的好处比作樱桃,那某种程度上讲,隋炀帝即是组织种樱桃树的人,隋朝以后的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则是坐享樱桃的人。

  唐朝诗人胡曾在《汴水》一诗中说: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隋朝的灭亡,很大原因起自于杨广暴政,但更主要的、也是更直接的导火索,则是他奴役百万民众于旷野,没黑没白的挖掘大运河,以致于无数白骨没于河底……从而引爆了民愤,摧毁了自己的江山。

  唐朝另一诗人皮日休即在《汴河怀古》一诗中写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此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夸功不较多。

  隋炀帝遣民开挖京杭大运河一如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京杭大运河的真正受益者、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隋杨广,更不是隋朝百姓,而是隋以后的各代民众,正如《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说:

  “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

  《元史》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氓(民)之众,无不仰给江南。”元、明、清三代,每年运达北京的漕粮,约三百到五百万石,通州和京城各设了许多仓群存储漕粮。另外,北部边关守军的粮饷,也是依靠白河、温榆河从通州转运的。元朝末年,由于东南地区大规模农民起义,导致粮运断绝,京城因饥饿、疫病死亡即达20多万人!由此可见,元代至清末的近800年中,依赖京杭大运河运转的漕粮及物资,直接维系着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网络媒体报道)

  明代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开始大肆修建京都。而修筑北京城池、宫室、皇陵和北部长城所需的砖,多来自临清;烧制玻璃瓦所用的粘土,多来自安徽芜湖、当涂;所用木材,多来自川、贵、湖广……所有这些物资,当时都是经京杭运河水运,汇聚到通州,再转运到北京。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运河水运,就没有偌大的北京城池、宫殿和为数众多的名胜古迹。难怪有人说,北京城是从运河上漂来的。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从“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统一”这个角度来看,京杭大运河的开挖成功,泽被后世,功在千秋,在后来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意义无穷!

  《古运回望图》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  

  《千里访古运》作者介绍:

  马王,名字源于父母姓氏,自幼生长于老北京皇城根下的女作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细腻深挚,优雅醇美,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擅长纪实类题材。

 

  《古运回望图》简介

  该图以大运河鼎盛时期的明代中兴时期为历史背景,以反映大运河上下督运盛况为主线,以精心刻画沿线著名人文景观、民风民俗为描写对象。全卷长210米,宽0.83米,以中国画兼工带写的方法创作,浅绛小青绿,从北京皇城、通州八里桥、燃灯塔及张家湾码头开始,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至余杭结束。全卷以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依据,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市井、民风、民俗、建筑、商业、贸易、环境、风景名胜等多侧面描绘六百年前祖国大动脉的繁荣景象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百业兴旺、万国来朝的盛况。以生动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着力刻画当时南北漕运的全过程,构筑典型场景及人间百态,突出当时的船文化、制造业、工商业、服饰特色及南北贸易,描绘运河两岸的壮丽风光。整个画面设25个段落,共涉及风景名胜100余处,南北贯通,起伏跌宕,风情各异,美景连珠。各类船只千余艘,官、宦、士、农、工、商、纤夫、船夫、搬运工,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类人物数万人。长卷情景交融、天人合一、自然成趣、艺术精湛,堪称一件“一条运河贯穿南北,半壁河山尽收画卷”的长篇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