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话文化】

  传统艺术也需要“造星”

  ——访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李宏图

  作者:李莉

  李宏图:国家一级演员,1960年生,河北省廊坊人,1976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京剧科,197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首届大专班,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1993年拜叶少兰为师。工小生,宗叶派。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兰芳京剧团团长。农工党中央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国“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亚洲最杰出艺人奖终身成就奖,被北京市授予“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

  李宏图:我16岁开始学戏,1979年,中国戏曲学院面向全国招收10名插班生,我成了其中之一,来到北京深造。北京名家汇聚,在这里,我有幸得到多位恩师的指导,感谢每一位老师教给我做戏、做人的道理,在艺术的道路上给我指引,为我把关。

  从1979年来到北京,几十年来我看到人们在生活上产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对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可以说历朝历代都不如今天的政府这样对民族文化如此重视和弘扬,因为国家确实富强了。北京作为全国首善之区,更是对文化发展尤其关注,对我们这些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来说,是赶上了好时候。

  记者:您认为京剧艺术在北京文化建设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李宏图:京剧本身是国粹艺术,它不但是地方文化艺术的投影,更是国家形象的名片。北京作为戏曲文化的重镇码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才储备,这是其他城市无法企及的。戏曲发展繁荣必然会成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标志之一。

  北京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顶尖作品是顺理成章的。只要加大力度,精心打磨,学习前辈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北京戏曲一定能出精品,这需要传承人们加倍努力。

  记者:京剧的传承和发展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您认为目前京剧面临的困难有哪些?政府还应该做哪些工作支持传统文化的发展?

  李宏图:我觉得目前京剧传承最大的困难是新观众的培养。京剧艺术如果只有老观众,未来就没有新的观众群,艺术发展就会越来越艰难。所以我们希望政府放宽政策,鼓励艺术院团创排针对年轻群体的剧目。

  比如北京京剧院排过《宰相刘罗锅》和《大宅门》,这两个戏有影视剧的基础,一些年轻人虽然不了解京剧,但也会好奇、想来看看,而老观众也许会带着审视眼光来剧院看。但不管抱着什么心态,关注的人群多了,走进剧场的人多了,就是好事。我们把人群吸引到剧场来,相信就能用精良的作品把人留住。

  另外,观众群体应该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所以我多年前就建议戏曲走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熏陶,最好从幼儿园做起,培养戏曲的基础观众。

  现在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这件事,鼓励民族文化走进基层走进校园。我们也参加了北京的“高参小”项目,到一些学校去开办戏曲讲座。我发现学校的孩子们其实很喜欢戏曲,因为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民族文化的基因,戏曲文化的美学展现对他们很有吸引力。我们的京剧艺术发展到今天,上千出的戏反映的都是真善美的正能量。每出戏都有哲理,对人生有帮助。这些对今天的孩子们都是一种启迪。

  我希望政府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能坚持下去,做得再深入一些,例如在学校系统地开设课程,从教育方面解决培养观众的问题。这些孩子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后,会影响更多的人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

  记者:您如何看待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您认为京剧应该如何创新?

  李宏图:传承和创新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如果没有继承下来的“基数”,就不会有质的变化。梅兰芳先生有几百出戏的积累才有创新有发展。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积累才能出新的好作品。

  有些老观众认为京剧不用发展了,好好继承就行了,但纵观京剧几百年的历史,京剧前辈艺术家都是靠创新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一成不变肯定活不下来。不注入时代的活力,就会被时代抛弃。

  但创新也要有原则,艺术应该是引领观众而不是取悦观众,不能说京剧加点小品,加点二人转,加点相声去创新,京剧骨子里的东西不能变。京剧应该在规矩中前行、发展。

  无论传统的还是创新的,观众只会认可精良之作。继承和创新只是服务于剧目创作的思路和手段。任何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继承而保守的作品,都是犯了主题先行的错误,演员需要踏实研磨剧本,认真创作。京剧从形成以来就是兼容并包的艺术形式,不要用传承和创新的概念来框死艺术创作。

  京剧要重视内容创新,还应该注重体制创新。演员有危机感才能奋进,不能养尊处优。现在国家每年都要拨款支持北京京剧院事业发展,但效果甚微,为什么?因为戏曲人这个群体现在落后于时代了,现在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市场经济时代,但戏曲还是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方式和思想认知不适应时代发展了,跟时代脱节了。

  能否尝试一种新体制,例如一群人集合起来,由国家给启动资金,大家排一出戏,完全市场化运作,除了启动资金,多赚的钱都是大家的,这样的方式符合市场规律,也能激发出好戏来。

  记者:关于蔡奇书记提出的首都文化内涵,即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您对哪个提法比较有感触?您觉得应该如何建设好它?

  李宏图:蔡奇书记提出的京味儿文化和创新文化是我们最关注的。

  京剧从1790年进京到1840年兴盛,它之所以发展得越来越好,就是因为融入了北京的文化,包括北京方言、文化底蕴、舞台呈现、皇家气象等等,这些京味儿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艺术表演中,形成了京剧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以京剧就是带着京味儿的剧种。

  说到创新,这也是京剧一直以来的追求,北京的京剧团体出的新剧本最多,这首先是因为政府支持,其次是北京的京剧人对自我有要求。

  我觉得要激发艺术家们的热情,北京应该建“皇家剧院”,引领这门艺术的最高水准,让尖端人才有个可奔的目标。或者组建京剧俱乐部,就像足球俱乐部一样,把京剧人才都吸引进来。尖端人才的聚集,对创新一定大有裨益,要打造北京的文化名片,这件事应该做。

  记者:北京正在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对于北京的文化建设,您有什么建议?

  李宏图:我感觉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还是很明显的,我们去广州演出,只演三天的戏,几乎没宣传,而且演的吕布与貂蝉、打渔杀家、游龙戏凤,三出都是传统剧目,但广州大剧院1800多个座位全都爆满。台下坐了很多年轻人,都很认真地欣赏。北京的京剧走出去还是很受欢迎的,大家都想看看从北京来的高水准的表演。

  但最近几年我们走出去得太少了,通常只是去一些一线城市,并没有沉下去到二三线城市,这不利于北京文化对外的辐射,也流失了观众。我2001年到北京京剧院一团当团长,那一年我们演了583场戏,为什么这么多场?因为我们“走下去”了,全国各地很多二三线城市我们都去演了,演出效果非常好,场场爆满。因为当地居民很少看见北京来的剧团,以往只能在电视上看见的演员,现在到了家门口,谁都想进剧场看看。所以说京剧是有观众的,但需要派懂市场又懂艺术规律的领导到剧团来,引导剧团按市场规律发展。

  我的另一个建议是京剧应该造星,政府应该打造京剧明星。因为明星可以吸引大家的目光,让人们更关注这门传统艺术。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影视明星、流行歌手走入普通观众的视线,大家觉得新鲜,一股脑地追捧他们,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文化应该到了回归的时候了。如今普通观众也开始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感兴趣了,政府应该抓住机会打造传统艺术的明星。我们需要在舞台上光彩夺目的艺术家们,一方面他们能吸引年轻的观众群体;另一方面,造星也会让演员们更有希望、有追求地去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