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卓番林”藏族手工艺品牌店在拉萨老城区深处——恰彩岗古建大院内,但因手工艺品别具一格,所以慕名而来的人还是特别多。

  走进“卓番林”藏族手工艺品牌店内,俊巴渔村制作的皮具、拉萨小巷中制作的布偶、白朗县农民编织的藏毯等西藏各地出产的日用手工艺品特别吸引眼球。在店内一角,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28岁大学毕业生德央,正在电脑上敲打着西藏卓番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下一步工作计划。

  “2019年底,我加入了‘卓番林’团队,接触到西藏传统文化及产品。我和我的团队不仅肩负着传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挖掘、梳理、提炼,将其有价值的内容记录、保护下来,出一本专门记载民族传统文化及传承人故事的书,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并将其传承下去。”德央认真地说。

  据了解,“卓番林”产品以自主原创、本土制作、精美素雅为特色和亮点,吸引了很多对此感兴趣的人,建立了一定的市场。如今,在运营10多年后,“卓番林”已有一套成型的模式:发现合适的手工艺者,及时与他们探讨工艺问题,为他们提供技术、设计、市场等,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做出新颖的设计,组织培训,开拓市场甚至为手工艺者提供贷款,确认产品合格后正式下放订单。

  位于古建大院二楼的拉萨首个“社区工厂”内,每天都能看到藏族妇女们忙碌的身影。她们坐在缝纫机前,将手中的毛线编织成一件件具有藏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

  嘎嘎是众多社区妇女中的一员,勤劳的她从不愿闲在家里。每天不厌其烦地为前来“社区工厂”学习技能的社区留守妇女传授缝纫技艺,带动她们实现就业增收。在“卓番林”多彩的手工艺品中,有许多出自嘎嘎之手的精致作品。“我以前在旅馆当过服务员,也做过商店店员,制作过各式文创玩具投放旅游市场,但这都不是我理想中的工作。2005年,我正期待自己能有一个稳定工作时,西藏卓番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为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免费技能培训。在‘卓番林’工作的15年时间里,手工技艺让我找到了自身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心尽职地将我所学到的手艺毫无保留地教给其他妇女,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姐妹实现增收。”嘎嘎坚定地说。

  在拉萨市妇联的支持下,今年5月,“卓番林”在拉萨挂牌成立了“阿佳学堂+社区工厂”,不断拓展妇女创业就业空间,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场景模拟和实操训练等技能培训,让社区妇女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她们的就业率和劳务增收。

  “作为一名生长在西藏的孩子,学成后再建家园一直是我的梦想。毕业后5年,我申请了4项区级项目、8项市级项目,如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审批的《我和青稞》大型纪录片等。”德央告诉记者,2018年,她参与了西藏纪录片的拍摄,一年多的文化挖掘、寻找、拍摄,让她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有许多需要汲取的文化和知识。这份被触动的心,让她清楚这是一份值得她做且应该做的事情,不单单是一份情怀,也是一份责任。2019年,德央正式参与到西藏卓番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任职项目经理,实现当年建设美丽家园的梦想。

  “起初得知‘卓番林’背后的故事,让我产生了这是使命的想法,接着亲眼目睹‘卓番林’的手工艺人及社区、合作社的阿佳们的坚持、努力,我深感震撼。这里就像是一个文化的转换台,传统文化通过技艺展现,手工艺人通过产品诉说故事,‘卓番林’将传统文化带给世人,而现在‘卓番林’又将这份手艺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传承、保护。在近4个月的工作时间里,从成立‘阿佳学堂+社区工厂’到投建网红景点,5个项目的申请、负责、参与等工作,让我明白这条路并不易走,但其背后的意义是我最珍贵的财富。‘卓番林’将继续对文化进行梳理、提炼,让文化通过二次创造成为更适合现代生活的产品。”德央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