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是乌镇戏剧节发起人之一,他2007年萌生做戏剧的想法,2013年和陈向宏、赖声川、孟京辉发起乌镇戏剧节,到如今第七届乌镇戏剧节,他为自己的“戏剧梦”默默耕耘。他如何与戏剧结缘,走上逐梦乌镇之路?他如何理解戏剧?他做戏剧的初心何在?他对青年戏剧人有着怎样的期盼?

  把戏剧当成生命

  记者:您说过您自己这一辈子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暗恋桃花源》,另一件是乌镇戏剧节,这两件事都是跟戏剧有关的。其实您干过很多的事,比如音乐、电影、电视剧,为什么会觉得一生最重要的两件事都给了戏剧呢?

  黄磊:我热爱戏剧,我把戏剧当成我的生命,我喜欢,我着迷。但我上的是电影学院,因为很多的阴差阳错和缘分,而且那年我在中央戏剧学院没招生,所以我没有机会考戏剧学院。但我是在剧场长大的小孩,我爸妈都在戏剧学院,所以就有了一个很奇妙的成长过程。我觉得坐在戏剧场里看那些人,有一种“初初见你,似曾相识”的美好,戏剧对我来说如约而至。就是会突然“哎!你在这里!你一直在这里!你怎么在这里”,然后会借戏剧的方式去鉴定自己、熟悉自己。我着迷这事,就跟我小时候喜欢喝奶粉一样,我真喜欢,我着迷,我想享受在乌镇看戏的过程。

  让戏剧去成长

  记者:第三届的时候您说乌镇戏剧节是一个勇敢的梦,可能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现在它已经第七届了,相对成熟了,您当时的这个想法有所改变吗?

  黄磊:走得越久,那些未知的谜越多,因为你会展望、想象、期待,然后你也会觉得某种方式不够,有遗憾。我们做了七年,我们的目标当然不是做七年或十年,我们希望它一直在,它可以长久的,大家忘记是谁在做,我的梦想就是这个。未来有一天,一帮年轻人走在乌镇,会说“哎,乌镇戏剧节挺棒的,挺好玩的,这乌镇怎么有个戏剧节啊”。黄老师会说“谁知道啊!就有戏剧节啊,一直都有啊”“当时怎么来的呢”“管它怎么来的,就这样呗,玩去呗”。然后他们接着走过去,边上有一老太太,就坐在那儿,她是我的女儿,然后突然那一瞬间她就抬一下头,看了一眼天空就喊“爸爸”。那是我梦想的样子,我的女儿会以我为荣。

  让青年去成长

  记者:您曾经说,戏剧节的一切起源是从青年竞演开始的,那么您觉得为什么要强调戏剧节的青年性?

  黄磊:在12年前,2007年,萌发了要做戏剧的想法,那个时候其实想的不是要做戏剧节,而是青年的汇演、比赛,这是基础。未来是跟青年关系最大的,我特别希望蚌湾这个地方可以长出那些浪漫的花朵、自由的花朵、执着的花朵,你要给他一个机会,你要给他土壤,“青赛”是我们几个乌镇戏剧节发起人最在乎的一件事情。然后,我从内心当中热爱年轻人,我特别希望他们可以开心、快乐、成长,我自己也有三个小孩,我希望他们逐渐长大,他们是一种青春的样子,去执着、追求、快乐、分享、痴狂,这是一个还挺美的画面。

  记者:您提到青年竞演是您最关注的一个部分,您希望为青年竞演的这些人提供怎样的机会和平台?

  黄磊:你撒了一把种子,到底是哪一颗种子发了芽你也不确定,但是你不能因为你不知道是哪颗种子发了芽,而且你不能收获那个收成,你就不撒种子。教育就是这样,就是我们撒了把种子,在谁身上生根发芽我们不知道,然后春华秋实之时,硕果累累之时,即使与我们无关,也要接受。“青赛”其实是一个学堂,我们希望以一种方式让年轻人创作、享受,让每一个人真正的快乐。每个人在每个年纪都应该享受自己年纪应该有的东西。你说对“青赛”这些孩子们,他们怎么样,我用一个词叫“万物生长”,我希望他们自己长大。我们打开一扇门,开上一扇窗,他们走进来,然后他们生长,我们给他们最好的鼓励。

  记者:这七届的青年竞演在培育青年领悟或能力方面有没有改变或调整的地方?

  黄磊:题目每年都变,但是我们没有去出难题或者去难为谁,我们是本着欣赏的态度,我们几个凭的是我欣赏你,我爱你。我希望戏剧节像一个可爱的天真的小孩慢慢长大,我可以见证他的长大,它的成熟,我希望衰老之年还在这里陪它,然后我用某种方式永远保护它。

  记者:去年您说要办一所艺术大学,有哪些进展?

  黄磊:第一个进展是我辞职了,我从电影学院辞职了。但这不是进展,我可以更专心,没有别的原因,真是希望专心;第二个是我们找到了几个地方,我们在考察这些地方是不是合适;第三是我们建了一个团队,我想做一所艺术大学,叫麦田大学。学校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它是免费的,因为它免费,所以就不容易上。因为它要求你够出众,够独特,要你够强,才教你。那它再进一步就是找地方,希望在一两年以后可以把它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