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贺绚:文化产业园要注重核心文化资源的培育

2017-07-03 12:25:00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国版画博物馆

  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等有关领导参观展览

  观澜版画基地的东区艺术部落  

  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出台各项振兴文化产业政策的大背景下,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建设的速度令人惊叹,一年之内,全国一下冒出了上千家产业园、创意园。而实际情况是,不少地方政府过于重视有形的园区建设,可能忽视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无形支持。因为害怕产业兴起时抓不住时机而导致出局,作为城市建设与扩张的新招牌,新兴的文化产业没有得到充分论证和开发就急于上马,缺少对产业和文化内涵的规划。各地粗制滥造、相互模仿炮制,使许多地方的文化产业园建设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文化产业园的泡沫开始显现,潜在的风险也正在积聚。

  有一些问题是比较具有普遍性的:除了园区的开发商和运营商,作为文化产业园运营主体的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园区的文化定位与核心资源是否有准确的考量;园区的品牌运作和生态产业链的打造如何有机结合;相应的人才引进机制与策划执行团队是否能正确理解与坚定地实施既定目标等。每个问题都很重要,但其中的基础问题作为文化产业园区的立身之本,是文化核心资源和品牌的打造。不少文化产业园在建立之初热热闹闹,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偃旗息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园区文化资源这个核心竞争力的继续培育和开发。

  作为深圳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简称观澜版画基地)堪称深圳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蜚声国内外具有示范意义的版画重镇。基地位于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大水田社区,2006年初开始规划,2008年5月正式开放运营。规划面积140万平方米,核心区为31.6万平方米,是集版画创作、制作、展示、收藏、交流、研究、培训和市场开发为一体的中国版画事业与产业并进的综合性项目。版画基地园区分为两部分,东区有版画工坊、艺术部落,西区为国际艺术家村等。2008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授牌“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获“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2010年获保加利亚文化部等联合颁发的“当代版画艺术发展与普及贡献奖”;2011年入选由艺术权威机构《艺术财经》杂志评出的“2011中国当代艺术权力榜100强”(位列第35位); 2016年获《环球时报》评选“最具文化价值特色小镇”;2017年获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艺术委员会颁发“国际版画发展促进和杰出贡献奖”。中国因为有观澜版画基地而助力了当代版画的振兴,深圳因为有观澜版画基地而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形象,“观澜”成为国内外版画界知名的文化艺术产业示范基地的代名词,也是研究版画艺术和产业发展绕不开的重要命题。

  观澜版画基地的成功,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更因为它努力推动版画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发展,为促进版画艺术的创作研究和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广大版画艺术家心中向往的艺术家园,而这种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扶植培育恰恰是一个文化产业园生存发展所必须依赖的生命之源。透视当前各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发展之后,我们更清晰地发现,观澜版画基地的一系列举措和思路尤其值得参考:“政府主导、权威指导、国际标准、文化惠民、注重学术、坚持原创”等标签鲜明突出,尤其是在重视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注重学术引领,尊重并依靠权威艺术机构的专家,以国际标准的高规格树立行业标杆等诸多方面都做得十分出色。

  一、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专家指导”

  观澜版画基地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圳文联、龙华区政府(创建之初是宝安区政府)共同主导创建的。版画基地非常重视引入专家论证指导,得到了中国美协、深圳文联等学术机构的大力支持,在规划上定位明确、坚持原则。其高起点、高标准、重内涵、国际化的规划建设,避免了像许多园区目前发展过程中因文化艺术基础薄弱而无法支撑、后续发展滑入低端商业模式的问题。相比某些园区自发聚集,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后政府才介入管理规划的发展模式,观澜版画基地在创建之初就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其政府主导力度大,不仅在资金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有优势,也为园区的艺术家工作室、版画工坊等提供了专注创作的自由环境,驻留艺术家的创作受租金、产品供需等市场的影响较小,确保了艺术创作不受市场利益驱动,最大程度尊重了艺术发展的自然规律,坚守了文化与艺术理想的“初心”,这也正是一个艺术园区长远发展的原动力和核心资源。

  其实,无论是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文化产业园区,还是自上而下由政府推动的文化产业园区,在其不同发展阶段,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支持、审批及参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认识政府在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是希望政府过多地干预文化产业园区的形成,而是了解政府在园区形成中应该做些什么,以利于更好发展。特别是在一些资源短缺的地方,要实现文化产业的赶超和关键性产业群的发展,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可能实现的,政府的决策将有意识地引导文化产业的地理集中,培育文化产业园区,在文化市场上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竞争优势。

  二、坚持文化惠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观澜版画基地前身是有近300年历史的观澜大水田村客家古村,其修缮改造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注重环境生态保护,没有大拆大建,完好保留了客家古村田园牧歌式的风光,基地东西两区现有古民居90栋,保持了良好的建筑风貌,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岭南客家建筑群。观澜版画基地以版画艺术注入古村保护,让客家古村焕然一新,成为全国古村保护开发利用的典范,并成为深圳的都市桃花源。

  作为版画基地整体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版画博物馆于2014年10月26日建成开馆,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公共空间设有展厅、画廊、艺术书吧、手艺工作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研究中心等,每年举办主题展览及学术论坛40多场,成为市民欣赏版画、提升鉴赏水平的平台。版画基地免费向公众开放,到现在已接待游人900万人次,成为深圳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与知名旅游景点,是得到广大市民群众一致好评的文化惠民项目;版画基地设有版画教育培训中心及教育推广部门,每年举办版画体验培训60多场次,使版画更贴近市民生活,让市民群众体验到版画的魅力,提升了版画艺术的传播手段和版画艺术普及的大众层级,更提升了观澜版画基地的社会知名度和在艺术界的良好口碑,为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坚持国际化定位,“走出去”也“引进来”

  观澜版画基地优美安静的环境,深深吸引着国内外知名版画家前来入驻,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2008年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开放以来,已成为国际版画艺术中心,被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定位为“中国美术对外交流中具有话语权的项目”。观澜版画基地引领了当今中国版画艺术对外发展的航标,是目前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版画艺术机构。截至目前,版画基地已吸引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位艺术家入驻创作,累计印制版画7万余张。

  为加强艺术交流,近年来,观澜版画基地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先后举办观澜版画赴香港、澳门、内蒙古、黑龙江、北京以及保加利亚、美国、澳大利亚、塞尔维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展览。同时贯彻落实“引进来”策略,目前已有加拿大、法国、波兰、日本、韩国、南非等百余个国家于中国版画博物馆举办展览,版画基地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版画艺术交流进一步繁荣。此外,版画基地与世界多家专业机构合作,与世界各地院校师生开展交流学习,促进学术交流传播。目前版画基地已经和中央美术学院、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波兰克拉克夫美术学院等14家国内外著名美术院校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版画基地融合了全世界的专业资源,拓宽了版画艺术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渠道,汇聚了产业发展的国际化信息。

  四、坚持学术立本,集聚权威资源,规避浅薄商业模式

  观澜版画基地通过中国美协的直接指导,创建了“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中国版画大展”“中国(观澜)原创版画交易会”“版画学术论坛”等知名学术品牌项目。到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国际版画双年展和10届版画学术论坛,并连续10年成为深圳文博会的分会场。作为业界权威刊物《版画》杂志的主办单位,观澜版画基地的出版物多达29种。其中,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已成为国际上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版画展,通过六届展览的成功举办,共有8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艺术家参与,每届展览有近5000件国内外版画佳作汇集于此,洋洋大观。十年磨一剑,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现已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的重要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同时,作为各项展览活动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中国版画博物馆为艺术家提供更加规范和专业的展示场地与服务,同时对接版画基地入驻艺术家的作品收藏、研究工作。2016年,中国版画博物馆举办各级展览31场,学术研讨活动9场,教育推广活动33场,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完成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上报作品8590件,很好地引领并促进了版画的专业创作与研究,让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沿着艺术发展的轨道而拓展,有效地规避了不尊重艺术规律而坠入浅薄商业模式的旁门左道。

  从观澜版画的成功个案放眼全国,我们发现,一个文化产业园区在设立之初,其定位和发展模式的策划显得尤为重要。策划者在定位时,最先明确的应是这个地方的核心资源。对核心资源的定位和获取,是保证园区成长的前提。同时,产业园区的发展必须与园区的品牌运作相结合。园区的品牌效应可以让园区的招商变成一种选商。对于观澜而言,它的核心资源无疑就是真正有学术质量的版画艺术。

  五、坚持原创,尊重版权,引领行业标准

  相比一些文化产业园区靠商品画与艺术衍生品的低端开发聚集起行业规模的发展模式,观澜版画基地从建立之初就坚持走原创之路。通过举办各类学术展览和交流,推广原创版画的鉴赏、展示、收藏和销售。此外,观澜版画基地在产权保护方面先试先行,获得“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在2008年基地创建之初,为使版画基地与国际行业规范相适应,在观澜培育出国际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中国版画市场,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以及全国各版画群体代表的参加见证下,版画基地发布了《中国观澜版画基地公约》。《公约》的制定出台,意味着中国版画有了专业的行业标准,将有效地规范版画创作和版画市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对推动中国版画事业和版画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观澜版画基地的一系列成功举措在全国堪称示范典型,兼收并蓄却又独具特色,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产业园区。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突出问题。例如随着北京798的成功,很多地区出现了“本土版798”:武汉的“汉阳造”、重庆的“黄桷坪”、上海的“M50”、广州的“红砖厂”、长沙的“曙光798城市体验馆”、济南的“西街工坊”,都号称打造成为当地的798。很多地方都想将上世纪遗留的老厂房改造成798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然而,其中并没有太多成功案例。因为798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那片旧厂房,盲目跟风和简单复制难有成效。此外,在解决了文化产业园的立身之本和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培育的基础上,运营和管理就是必须面对的技术性环节:园区的文化企业不在多,而在于企业之间是否有内在价值链的链式关联,以突破文化产业园区容易出现的“孤岛效应”;无论是政府直接管理还是委托企业管理,即使不通过园区盈利,也都必须要有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建立专业的运营服务团队、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相结合之路,避免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企业享受完优惠政策就迁走的“候鸟化”问题和“空壳化”问题等。

  文化产业门类众多,生产方式多样,加之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使得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投资主体多元、运营模式多样。当前观澜版画基地的园区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促进版画艺术的创作研究和规范产业发展之路上一直奋力前行。这个十年磨一剑的坚守并不容易,中国文化艺术园区的发展也难以找到一个一成不变、具有普世价值的成型经验,即使是美国最为闻名的苏荷区,也并没有守住作为艺术区的初心而逃脱商业变异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变化应该尽量地放缓,使得艺术园区的生命得以延长。或者是否可以换一种思维来思考这个问题:无形的文化产品作用于人的精神,能激发正能量,形成社会和谐的红利。各地兴建文化产业园区,通过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是我们唯一目的,而是在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文化和艺术健康蓬勃发展,为城市发展带来后续发展空间和软实力,让人们能因此艺术并优雅地生活,却可以作为一个在文化理想和艺术价值有更高期待的聚集地的美好初心和终极追求。(本文作者贺绚为青年艺术评论家、中国美协艺委会工作部副主任)

编辑: 胡莹莹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版画;中国版画;观澜;文化产业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贺绚:文化产业园要注重核心文化资源的培育

作为深圳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简称观澜版画基地)堪称深圳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蜚声国内外具有示范意义的版画重镇。观澜版画基地的一系列成功举措在全国堪称示范典型,兼收并蓄却又独具特色,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