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阅读的不断推进,城市书房正以一种崭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为市民搭建起新阅读平台,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积极作用。如何让城市书房真正惠及市民,而不是徒有其表的“盆景”。让我们一起走进文脉·河东书房,体验那份触手可及的“书香”。

  书房+展厅

  11月26日,夜幕降临,运城市南风广场处临水而坐的文脉·河东书房内却是灯火通明。

  68岁的弟元生看到墙上挂的老照片,急忙把老伴喊过去。“看看,1998年运城汽车站,我们在运城生活了40多年,后来搬到太原居住,这次回到运城变化太大了,今天就是来南风广场转转,看到这里有个书房灯火通明,好奇之下就走了进来,真没想有这么大的收获!”留存的光影,展现出城市发展的时间简史。

  踏入文脉·河东书房,“河东记忆”历史图片展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1909年至1998年的发展变化娓娓道来。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从这里可以纵览河东纪事,感受河东名胜。

  在书房内不仅有静态的老照片诉说着运城的发展脉络,还有丰富的“动感十足”的多媒体展厅,展厅通过光、影、声的结合,将当代运城的发展成果活化,从七彩盐池到中条山峦,从城市高楼到广袤田野,市民游客坐在这里,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里很运城”。

  书房+非遗

  作为新兴的公共文化空间,城市书房的核心目标在于引导公众阅读。在图书选取上,书房坚持以地方特色为标准,旨在通过特定图书反映河东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文脉·河东书房负责图书采购工作的刘女士介绍说:“我们选书的标准就是唤起本土居民的文化共鸣,让外地游客了解运城,喜欢运城,再来运城。”

  除了地方特色十足的文化书籍,书房更是有将运城历史文化的相关元素转化为诸多实体与数字的各种展品。

  相较传统图书馆及商业书店,城市书房能留住读者,必须更加特色鲜明。走入文脉·河东书房一层“河东非遗”主题空间,绛州澄泥砚、绛州剔犀技艺、盐湖剪纸、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这些具有河东特色的传统技艺杰出代表作依次陈列着。在掐丝珐琅釉画区域,由盐湖区非遗传承人梁文平带领团队创作的大型掐丝珐琅釉画《朝元图》尤为吸引人。这一取材自芮城永乐宫经典壁画的艺术精品以掐丝珐琅技艺再现场面浩大的仙班朝拜景象。盐湖区掐丝珐琅技艺非遗传承人马金瑞会每周在固定时间进行相关讲解,和市民、游客面对面交流。听着传承人精彩的讲解,运城市民许娟说:“每一次来书房都有收获,之前看到这幅画就是觉得华丽精致,今天才知道《朝元图》釉彩全部取材于天然矿石,使用了与永乐宫壁画相同的颜料珐琅彩。感慨于老祖宗的智慧,更得把这些继承和发扬下去。”

  在这里还有专门的工艺体验区,当天正好赶上盐湖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为掐丝珐琅釉画“关公脸谱”上釉彩,只见孩子们个个耐心地用滴管吸取颜料,沿着平整服帖的铜丝,在已定型好的轮廓中点染着色。这就是“非遗”传承的魅力所在吧。文脉·河东书房打造的文化活动体验区仅“活字印刷术”共计有3500字的重量型字库,可以满足活字印刷术体验的基本用字。这一项目已经被确定为全市中小学生固定研学内容。

  书房+经营

  书房作为新建的文化场馆,交通便利,十分方便市民进出,这里除了有家门口就可以碰触的“非遗”体验吸引更多市民群众前来阅读参观,经营者还探索出更加多元的发展模式,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文化。

  文脉·河东书房集阅读、饮品店、文化活动、新型文化消费于一体。作为新型城市阅读空间,通过饮品店与公共图书馆合二为一的方式,提升居民的阅读和消费体验。

  河东书房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书房推出“盲盒”购书,不同的书籍采用了相同的包装,有区别的是牛皮纸上的编号,这一创意产品的推出实则是迎合当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增添消费趣味,提升消费体验,从现场看这一方式很受欢迎。

  书房的饮品也是一大亮点,文创咖啡尤为亮眼。饮品区以七彩盐湖为依托,推出“河东大地”与“池盐咖啡”系列主题饮品。“河东大地”是用运城地区特色谷物和水果所制成的饮品,色彩丰富,其用姜黄、绛紫、朱砂红等颜色表达盐湖七彩。“池盐咖啡”主题通过拉花工艺将盐池图案描绘在咖啡上,并加入了盐池特产的食盐,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和游客打卡。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文脉·河东书房揽文化于公共图书馆内,在匠心打造的文化展区展示着根植于历史的文化珍宝,讲述代代传承的故事,这里一定会成为展示河东文化的重要窗口、文旅融合的崭新场景。

  “这里是游客了解运城的最好窗口,也是本地人加深历史文化了解的最佳平台。”文脉·河东书房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感言:如果说公共图书馆是支撑全民阅读的主体架构,分布于不同角落的城市书房则是神经末梢,向全民阅读不断输送新鲜“血液”,进而赓续城市的文化血脉。城市书房的这种功用未必能立竿见影,但一座座有情怀有温度的城市书房终以潜移默化地熏染,带动越来越多市民与书相遇、回归阅读、探寻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