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5日消息《千里访古运》是一本纪实类的文化著作。作者对大运河沿途的考察调研,对人情风土的描写,再现了大运河的风貌。

作者撰写该书源于她初见国画长卷《京门九衢图》。该长卷对老北京历史文化的记载之详细,工程之浩大,深深感动了她。之后,她参与《古运回望图》的创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长卷是在费孝通、胡洁青(老舍先生夫人)、柴泽民等专家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制作完成。

如果说《古运回望图》是用国画描绘古运河全貌,那《千里访古运》则是用笔来描述大运河的沧桑历史。

此处对《千里访古运》进行连载,以飨读者。本期继续跟随作者走进济宁。

(《古运回望图》济宁段运河,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因为济宁地处运河中枢的缘故,朝廷才在济宁设了河道总督衙门;而由于显赫的河都地位,且一直是漕运军事重地,元、明、清三代又在济宁设立了相应的军事机构——

1、元代治运司运的军事机构有:

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宁为府,辖治任城。十六年时,又升济宁府为济宁路,管军万府。据《元史》记载:运河贯通之后,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二月,增济州漕舟三千艘,役夫二千余人。元代初期,运抵京都的漕粮约有八百万担,其中通过济宁运河所运的漕粮就达30多万担。为了管理漕运,朝廷在鲁桥、也就是今天的微山县,设立了都漕运司使。至正十年(1350年)时,设立济宁兵马司,驻扎辅漕的兵士约有1.2万人。十六年时,又设置济宁分枢密院,自此以后,济宁成为治运司运的军事要地。

(《古运回望图》采风照片,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2、明代治运司运的军事机构有:

总部为总理河道军门署,下辖道和卫。济宁除了总督河道军门署外,还驻扎着两个兵备道和两个卫。总督河道军门署,负责节制南北直隶和河南、山东的各道。仅山东运河道就辖有沂州道、漕濮道、临清道、济宁道等四个兵备道。沂州道、济宁道都是驻节济宁。万历《言州府志》中记载:“沂州倚角东南,弹压山海;临清节制西北,北控燕齐;漕濮在河堤之上,绾毂三省;济宁处于漕渠之中,襟带四方。”各道均由管河司运大臣驻扎在济宁。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列封文臣武装为开国功臣,全国共封了“元国公二十八侯”,仅济宁就占了一公一侯。洪武元年(1368年)又改济宁路为府。十八年,置济宁州辖领三县,包括嘉祥、钜野和郓城。

1407年八月,永乐大帝诏大将军徐达所率济宁驻军为燕山右卫(后改称济宁卫);再后来,又改称济宁左卫。两个卫都属山东都指挥使司。明代济宁卫有屯田2394顷还多,分别座落在郓城、钜野、金乡和嘉祥四县。兵丁平时屯田,有事听调遣。两卫共有兵丁5600人,济宁驻有卫兵1.2万人。上隶济道,下辖千总、把总等。卫又列属河院总督节制。各卫首领称指挥,正五品,统率运河的守备兵丁,领运漕船。

明代除了河道军门署所辖道、卫衙署以外,在济宁还有其他的军司。永乐十八(1420),行军司马樊敬受命提兵10万人镇守在济宁,使济宁成为一大军事重镇。正德以后,朝廷每年都要派尚书、督御史等官员奉敕兼理运河军事。隆庆四年(1570年),增设提督军事职衔;

3、清代治运司运的军事机构有:

河道总督、兵部侍郎、右督御史衔,都是正二品官员。顺治初年,河总扬方兴奏请皇帝,设置河标中军副将署,作为河道总督的直隶机构,这是司运中的最高军职衙门,驻地济宁州。中军副将署衙址,在现在的济宁城东门里路北。元代济宁总管府的旧址,在今天的府门街。河标中军副将,是总河副职,也是所有河标兵丁的主帅,从二品,职责是负责总理运河的营防,掌管催调、护送漕船,以及震慑沿河码头,以保障码头治安。河标中副将署下辖沿运河河标营和卫署。

河标营分两种,一是驻防兵丁,和一般的军队相同,但主要责任是防卫河道及漕运;二是绿营河兵,每营定制1000人,驻扎在沿运河的码头重镇。济宁驻扎的河标营则分为左营、右营、中营和城守营等。各司衙门,分别设在济宁城的东门大街与北门大街内。左营参将署,设中军参将1员(正三品);守备1员(正四品,并另设左营守备署),所辖官司有2员千总,4员把总,1员外委千总,2员外委把总,主要责任是防漕河14汛,分别管辖南自山东新庄桥、北经鱼台、济宁等河道,按汛驻防,南与江南的徐州营接界,北边则和济宁城守营韦驮庙接界,共计河程150多里。

(《古运回望图》采风照片,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中营都司署,设1员都司(正三品),1员守备(正四品,另设中营守备衙署),下辖的官司有2员千总,4员把总,1员外委千总。主要责任是防漕河16汛,分别驻防南自钜野小长沟、北经嘉祥、汶上等河道,一直到东平王促口堡汛,按汛派驻防。向南接城守营界,往北则接右营界,河程共计92里。

右营游击署:设1员游击(正三品)、守备1员(正四品,另设右营守备署),下辖的官司有2员千总,4员把总,1员外委千总,2员外委把总。分别驻防南自王仲口,北接东平、寿张、东明、阳谷等县河道,主要防12汛,按汛驻防。向南接中营界,往北直至张秋北水门外,共计河程78里。

济宁城守营署,设1员都司(正三品),1员守备(正四品,另设守城营守备署)。所辖的官司有千总、把总,分防仓库、监狱、武库、四门、四乡、东关、北关,共防8汛,周长达200多里。

卫署。明清以来,凡是重要码头和边防要地,都设立卫署,一般是一地一卫。平常时间屯田,有事听调遣。济宁比较特殊,因为是河督驻地,所以始终设有两个卫:济宁卫和临清卫。

济宁卫署衙门在济宁城东门内。明朝时济宁卫旧址,即今天的察院街。临清卫原开衙在临清,顺治初年钦命移驻济宁州,并将济宁周围各屯割属于临清卫。临清卫署衙址在济州城东门里,即今天的临清卫街。

(《古运回望图》创作期间专家莅临指导,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今天,如果细心研究济宁地区的一些地名,会发现一个特点,也就是:在济宁周围村名中,有很多都带着“营”“屯”。如果追溯其来源,即会发现和历史上的河标营、卫屯田等司运治运的军事机构有关。明清时期,营属村庄称为“营”,卫属村庄称为“屯”。其中,临清卫在济宁州境地内共有36个屯。营、卫所屯田的村庄由营、卫自行管理。另外呢,还有养马场。比如济宁的马场湖、马踏湖,也都是因为当初是河标营、卫屯田养马的地方而得名。

从元朝至元年间开通京杭大运河起,一直到清光绪年间废河罢运,京杭大运河一共经历了600多年的漕运风雨。特别是元、明、清三代王朝,都把治运与司运的中心放在了济宁。不但如此,康熙老佛爷5次下江南,其中3次御驾济宁州;乾隆皇帝6下江南,则每次都在济宁驻跸,祭拜老夫子、观瞻太白楼,接见河督,视察河务,游览风光水色,安排治河保运大策等等,由此留下了诸如南池行宫、接驾庄、护驾营、龙行胡同、回龙街等许多名胜古迹,以及大量与之有关的诗词歌赋,被时人制作成许多御碑和匾额,流传至今。

 

《古运回望图》编者介绍

(谷建华,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

  

《千里访古运》作者介绍:

马王,名字源于父母姓氏,自幼生长于老北京皇城根下的女作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细腻深挚,优雅醇美,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擅长纪实类题材。

 

(《古运回望图》,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古运回望图》简介:

该图以大运河鼎盛时期的明代中兴时期为历史背景,以反映大运河上下督运盛况为主线,以精心刻画沿线著名人文景观、民风民俗为描写对象。全卷长210米,宽0.83米,以中国画兼工带写的方法创作,浅绛小青绿,从北京皇城、通州八里桥、燃灯塔及张家湾码头开始,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至余杭结束。全卷以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依据,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市井、民风、民俗、建筑、商业、贸易、环境、风景名胜等多侧面描绘六百年前祖国大动脉的繁荣景象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百业兴旺、万国来朝的盛况。以生动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着力刻画当时南北漕运的全过程,构筑典型场景及人间百态,突出当时的船文化、制造业、工商业、服饰特色及南北贸易,描绘运河两岸的壮丽风光。整个画面设25个段落,共涉及风景名胜100余处,南北贯通,起伏跌宕,风情各异,美景连珠。各类船只千余艘,官、宦、士、农、工、商、纤夫、船夫、搬运工,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类人物数万人。长卷情景交融、天人合一、自然成趣、艺术精湛,堪称一件“一条运河贯穿南北,半壁河山尽收画卷”的长篇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