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访古运》是一本纪实类的文化著作。作者对大运河沿途的考察调研,对人情风土的描写,再现了大运河的风貌。

  作者撰写该书源于她初见国画长卷《京门九衢图》。该长卷对老北京历史文化的记载之详细,工程之浩大,深深感动了她。之后,她参与《古运回望图》的创作。这两部长卷是在领导专家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制作完成。

  如果说《古运回望图》是用国画描绘古运河全貌,那《千里访古运》则是用笔来描述大运河的沧桑历史。

  此处对《千里访古运》进行连载,本文为第一篇,介绍作者撰写《千里访古运》一书的缘起及古运河综述,以飨读者。

  缘起

  2002年冬天,作者在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意外地看到了刚竣稿的国画长卷《京门九衢图》,该作品完整而形象地描述了康乾盛世时期的老北京二十道城门及风土人情。作者才知道老北京城分为外九内七皇城四二十道城门,每道城门,又各有不同的功用等。

  后来,作者采访了谷建华先生。也正是这次采访,系结了作者和翰林文化开发中心一次合作之缘——继《京门九衢图》之后,翰林文化开发中心又着手系列历史文化工程另一个项目——《古运回望图》的运作,作者即有幸成为这项工程的创作者之一。《古运回望图》是以反映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漕运文化及风土人情为主题的又一国画巨制,画的内容将展现大运河纵跨廿十四个省,两个直辖市的自然全貌。这部作品,无论从经济、人力的投入,还是从作品所表现的内涵及画幅长短,其规模都远远超过了《京门九衢图》,从而也具有更深、更广、更远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此作的主创者有刘克宁、刘振源、朱振芳和史慧芳等几位中年画家,他们也是《京门九衢图》的主创人员。如果说他们将用画笔来描绘古运河全貌,作者则是用笔来描述大运河的沧桑历史。

  一如作者生活在北京多年,曾一度不知北京多少道城门、和城门到底都啥样;土生土长老老少少的中国人,一定也会有很多人不知京杭大运河在哪里?有多长?其功用……所以作者要画大运河,要写大运河,不论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是出于同一种目的:让世人记住大运河,珍惜大运河!因为它不仅是一条河流,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和长城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结晶。

(《古运回望图》卷首节选)

  古运河综述

  北京的北边儿,昌平城的东南边儿,有座凤凰山;凤凰山脚下,有眼白浮泉。如果时光能倒流,历史能再现,白浮泉绝不像现在“名不符实”、只有“泉”名而无水;相反,凤凰山下浓郁郁的草丛中,枝叶婆娑的树林里,昴然伸出九个石雕的龙头,股股清泉从九个龙嘴中奔泻流淌,潺潺而流,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力的水流,冲击着龙泉岛的石脊,溅起沸沸扬扬的水花……喷散的水花又渐渐汇集成一泓碧水,一如狂欢完毕的血气方刚的卒兵,悄然集结成队,豪迈地走向远方,穿越时间,穿越空间,走成千年不息的京杭大运河,一路足迹,一路浸染,滋润出两岸四季变换的风光,孕育出南北色彩纷呈的运河文明……

  站在凤凰山下,立于白浮泉边,放眼望去,视野尽头,一脉蜿蜒起伏的山影上,耸立着中华民族另一文明的结晶——长城。长城和运河,一个阳刚,一个阴柔,两大最具历史丰碑意义的杰出工程,靠得如此近,近得几乎一踮脚、一弯腰就可以附耳低语、牵手共舞。正所谓昊天无言,大音希声,就在这咫尺之间,古老的运河和同样古老的长城,默默地对视着,恰似中华民族的先父与先母,目光与目光相阅着大地家园以及炎黄儿女们的沧桑与荣辱……

  长城不是天然耸就的,运河也不是天雕地凿的,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智慧、用血汗、甚至用生命,一点点垒筑和挖凿的。说起京杭大运河,很容易让人想到隋杨广;就象说起长城,人们就很容易想到秦始皇。想起隋杨广,便会忆起他下扬州时绵延百里的龙舟;想起秦始皇,便会忆起孟姜女哭长城。隋杨广也好,秦始皇也罢,都只是中国的两个皇帝。他们的名字,则很容易让人们想到一种共性:强梁霸悍!但即便这是人格缺陷吧,所拥有的也只是残暴,而没有懦弱;只是荒淫,而没有昏聩。就是两位毁誉参半的皇帝,责令其麾下的百姓,完成了举世无以媲美的两大最杰出工程:京杭大运河和长城。

(《古运回望图》展厅)

  人们所知道的京杭大运河,只是一条忙碌的水上航道;但历史上,凿挖京杭大运河的根本目的,则是为了战争。中国古战术常讲究用火攻和水淹,但那时的统治者主张开凿京杭大运河,决不是为了“水淹”这一战术的运用,而是为了解决战争最根本的所需——军粮问题,正所谓军中无粮自乱嘛!数百年前,人们陆路运输的工具只是车马,车也只是载量极其有限的人力车或牲畜车;当时没有柏油马路等顺畅便捷的坦途,运送军需粮草极为不便,车马容易劳顿、途中熬费时日不说,还有悉数被抢劫的危险。相对于陆路运输的诸多不便,以船为载体的水运则有许多优胜之处。首先船无生命,不吃不喝省下许多粮草不说,而且船不知疲惫。划船人只需轮番休息,如此歇兵不歇马,可以缩短行程时间;其次,船的载量远远大于普通车马;还有,船被劫持的风险性比陆路小了许多。如此水运和陆运一比较,皇帝们便号令百姓,大挖运河,大造船只,以加强战争的后勤供应。同时也便于军队的水上调遣。

  和京杭大运河一样,长城的诞生,也是源于战争。长城,这座绵蜒不绝举世无双的高墙,以它那脉弯曲而阳刚的脊梁,扛起了无数的朝阳与落日,它所留给历史的记忆,除了峰火狼烟,便是一派大漠穷秋的荒寒与碧血黄河的戍守。但是,再强蛮霸悍的皇帝,不管他们怎么自封为真龙天子,是谁也无法左右任何事物皆遂其愿的。新中国成立之后,长城演绎成一道亮丽的和平风景,迎来四海八方的游人,为国家的旅游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京杭大运河呢,这脉不绝的涓涓长流,它的初始阶段,虽也曾是强权和征服的一部分,但它比长城更是背叛了战争,一如婴儿背叛了曾经孕育过他的血腥子宫,因为他是灵动的,是有生命力的,他需要从容而舒展地存活于世,蓬勃活力,做其所能做,为其所能为。

  自古至今,京杭大运河对于北京地区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有着更为丰富而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古建专家罗哲文老先生、王世江老先生观看长卷初稿)

  一、便于南北调动物资和人力,维护统治。

  从朝廷到朝野,下圣旨,传军令,召官员入宫,派官员到地方上任,军队南遣或北调,以及南梁北运,或赈灾物资的调度,靠了水与舟的承载与托运,远比翻山越岭骑马步行快捷得多!陆路地形复杂多变不肖说,绿林盗匪出没不肖说,就说天气就很影响进度,而且必须日出而动,日落而息,住店还需要不菲的花费;坐船就不一样啦,吃喝拉撒睡都可在船上,除了冰天雪地不能行船外,其余时光没黑没白地开船都可以。

  二、便于南北物资交流,促进南北经济发展。

  因为气候差异,大江南北的物产丰富,但品种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行业的不同制品。比如说,北方盛产棉花,因此棉编织品丰富;南方养蚕,丝织品著名。北方的富人需要锦帛绸缎,南方的老百姓则需要粗棉土布。一条运河纵贯南北,南来北往的客商,靠了南来北往的舟楫,各有所带,自然也就促进了南北物资的交流。就唐朝而言,每年通过运河由江淮地区运往长安的粮食最高达到7万多石;北宋的时候,每年由运河输送到北方的物资也很可观,仅粮食一项最多竟达一年800万石!此外还有金、银、钱、帛、茶及各种军用品,也主要选择运河转运。南北物资的交流,多以通州、北京为交汇点。仅就明、清两个朝代,每年抵达通州的漕船、客舫、商船等,就不下三万多艘,经运河交易的北方畜产品、山货、土特产品、以及南方的川广杂货、茶叶、瓷器等,更是难以数计。京杭大运河,婉如一支长长的手臂,北货南送,南货北递,既调和了南北所需,也繁荣了两岸的商品经济。

  三、便于南北文化交流,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

  两军对垒,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际交往,也需要知表知里,才能交心结义。矛盾的产生,暴力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源于彼此的相互不了解。泱泱运河水,从南流到北,从北淌到南,南方人乘船到北方,了解了北方的风土人情;北方人浮水南下,洞晓了南方的人情风土。南北各民族的相互解了,彼此也就能更好的融合与团结。士大夫造朝、帝王南巡、学子应试、商贾行旅,也几乎都是经运河南来北往。在此意义上,京杭大运河又似一条机缘之水,人随水动,各自创造和际遇着不同的时运和缘份,书写着不同的小人生和大社会天书。

 

(周良先生对古运回望图通州段作指导)

  四、便于物资交流,促进运河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植物有向阳性,人有趋利性。运河航运的发达,促进了物资的流通。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运河边的人最先得到货船运来的物资——也是价格最低的物资,转手一卖就是利润;二卖再卖还有利润……就是在这么简单的物资倒卖中,一些倒爷儿倒奶们就赚足了银两。运河于他们是黄金岸,有钱做屋置园当然也要守着运河。没钱的人咋办哪?给有钱人运物资呗,给他们建屋种树,如此一来,运河边上便有了许许多多人群聚居地,有了许许多多应运而生的行业,然后有了许许多多的各样建筑,还有了许许多多交易物资的买卖市场,一个个沿河城镇也就逐渐形成了,如河阴,睢阳、德州、临清,济南、宿州、泗州、淮安、扬州、苏州、镇江、杭州等,都是运河边上重要的码头和城镇。

  五、便于漕运,利于王朝统治。

  运河之于北京地区,则主要体现在漕粮、物资运输和促进经济与文化繁荣方面。运河漕运,特别使通州成为仓储重地和南北物资交流的重要商埠。清朝光绪年间,通州已成为拥有102条街巷的京东首邑,商业、服务业相当繁荣,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美誉和“小燕京”的美名。清朝康熙老佛爷,一度曾把三藩啊、河务啊、以及漕支这三件大事书写挂在宫中,日夜审视,以示不忘,足以看出漕运在清朝的地位和作用。

  《古运回望图》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

  《千里访古运》作者介绍:

  马王,名字源于父母姓氏,自幼生长于老北京皇城根下的女作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细腻深挚,优雅醇美,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擅长纪实类题材。

  《古运回望图》简介

  该图以大运河鼎盛时期的明代中兴时期为历史背景,以反映大运河上下督运盛况为主线,以精心刻画沿线著名人文景观、民风民俗为描写对象。全卷长210米,宽0.83米,以中国画兼工带写的方法创作,浅绛小青绿,从北京皇城、通州八里桥、燃灯塔及张家湾码头开始,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至余杭结束。全卷以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依据,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市井、民风、民俗、建筑、商业、贸易、环境、风景名胜等多侧面描绘六百年前祖国大动脉的繁荣景象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百业兴旺、万国来朝的盛况。以生动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着力刻画当时南北漕运的全过程,构筑典型场景及人间百态,突出当时的船文化、制造业、工商业、服饰特色及南北贸易,描绘运河两岸的壮丽风光。整个画面设25个段落,共涉及风景名胜100余处,南北贯通,起伏跌宕,风情各异,美景连珠。各类船只千余艘,官、宦、士、农、工、商、纤夫、船夫、搬运工,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类人物数万人。长卷情景交融、天人合一、自然成趣、艺术精湛,堪称一件“一条运河贯穿南北,半壁河山尽收画卷”的长篇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