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邳州跑竹马资料图

  跑竹马,俗称“竹马舞”、“竹马会”。表演者腰上挂着用竹蔑和纸、布扎制而成的“马”或“麒麟”,手挚其头,身穿古戏服,着彩妆,装扮成历史人物,表演出各种跑马阵势,是邳州传统的民间舞蹈。

  邳州跑竹马舞蹈的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证明,2000多年前,就有民间舞蹈艺人,创作了模拟武士骑马征战的舞蹈——跑竹马。伴随着时代的变更和经济的发展,“跑竹马”融入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一代一代,生生不息,不断地传承演变与发展,形成了独具邳州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20世纪50年代,邳州流行数十个“竹马会”,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竹马会被禁止演出,80年代又重新排练演出,至今延续不断。这种舞蹈,当年主要分布于大运河两岸的滩上、官湖、徐塘、八路、燕子埠、戴圩、宿羊山、邳城等乡镇。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滩上的跑竹马,在其影响下,又派生出了多种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跑竹马。

图为邳州跑竹马历史资料图

  滩上跑竹马始于清代嘉庆元年(1796),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由来,一说是宋时邳人和宋兵为庆祝驱赶金兵的胜利,模仿宋兵追打金兵的场面取乐;另一说是金人为颂扬金兀术驰骋沙场的威风,模仿皇帝围猎形式而编排的娱乐舞蹈,后逐渐成为村民欢庆节日的舞蹈娱乐形式。《邳州志》中载有清嘉庆十二年(1807)竹马舞的演出情况:“春日赛会,鸣锣击鼓,作巨象、狮子、竹马蹴鞠之戏,治容妖服,游演州闾”。清代邳州贡生黄奋基著作《观乡会俚词》载“狮子、竹马欢快雄健,落子、连厢轻捷多姿,独杆轿、大头和尚、诙谐幽默,博得人人开口笑,相习成风今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