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郑晓龙:对轻车熟路的东西没兴趣

2018-10-26 10:02:00来源:央广网

  郑晓龙:我对轻车熟路的东西没有兴趣,必须要有创新

  导演郑晓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电视剧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策划、导演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金婚》《甄嬛传》等电视剧影响了几代观众,其中室内剧《渴望》开启中国电视剧全新的生产方式,《编辑部的故事》开创了情景喜剧的先河,《北京人在纽约》成为首部全程海外拍摄的电视剧。郑晓龙执导的作品在题材上千变万化,但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思路却是不变的艺术追求。

  1978年秋天,25岁的电台记者郑晓龙考上了北京大学分校中文系。那时候,听广播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重要的方式;而电视,少之有少,没几个人看。刚上大学的郑晓龙希望毕业以后继续去做电台记者。

  郑晓龙:我是78届的大学生,然后82年的年底、83年年初大学毕业,就到了北京电视制片厂,后来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

  1982年,就在北京电视制片厂建厂的那一年,郑晓龙分配到了这个第一家专门生产电视剧的单位。此时,中国的电视剧生产,刚刚起步。

  八十年中期,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电视机,而电视剧也越来越成为观众最喜欢的节目类型,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电视剧生产的两强,前者推出了《西游记》《红楼梦》,后者生产了《四世同堂》《便衣警察》,这些都是当时影响巨大的电视剧作品。

  1987年,34岁的郑晓龙成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管生产的副主任。面对竞争,他想到了拍“室内剧”,来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然而“拍什么”是个问题。

  郑晓龙:在《渴望》我们有了第一次策划,原来我们搞剧本没有策划,都是编剧。后来《渴望》这么大部头,是事先大家一起讨论,搞一个什么样的题材?然后又一块讨论这个题材里面的人物应该是什么样子?故事结构应该什么样?这样才第一次有了策划这个概念。

  1988年,郑晓龙和李牧、陈昌本、李晓明住进蓟门饭店,足不出户,集中在一起“编”故事。几天下来,李晓明把大家编的故事写成了17万字的大纲,这就成为了《渴望》的剧本。

  1990年,50集连续剧《渴望》播出,万人空巷。

  《渴望》讲述了十年动乱到改革开放初期,两对年青人复杂的爱情经历,揭示了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温柔善良的惠芳,憨厚老实的大成等剧中人物,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和生活,这部长篇室内连续剧也被称作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的里程碑。

  郑晓龙:到90年拍《渴望》的时候,是我们提出来要改变电视剧完全电影化的拍摄方式,电视有电视的技术特点,要用电视的技术特点来拍电视剧。

  室内连续剧《渴望》的成功,不仅是节目本身的成功,更是电视剧生产方式与表现方式的重大改变与成功。

  1991年,郑晓龙和他们的同事们又策划拍摄了25集系列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开创了中国室内情景喜剧的先河。以《人间指南》编辑部的几位编辑的视角,展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新生事物,以及各种矛盾与冲突,剧中的调侃、幽默、讽刺、戏谑,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在《编辑部的故事》拍摄过程中和播出前,郑晓龙他们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当时有领导和专家认为,剧中知识分子插科打诨实在不严肃,剧中人物“马列主义老太太”牛大姐,老实巴交但有点抠门小气的刘书有,还有本质不坏但唯利是图的余德利,等等,每个人都有小毛病,这些人怎么能成为艺术作品的主要人物呢?

  郑晓龙:我觉得刚刚改革开放是特别讲思想解放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创作的题材思想解放,创作的内容思想解放,创作的方式也讲思想解放。比如说要没有思想解放,恐怕就没有我们敢于搞室内剧的创作方式,没有思想解放,也不准搞,也搞不出来《编辑部故事》这样的国内第一部室内喜剧。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郑晓龙导演工作照

  1994年,一部反映海外华人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一开播,就吸引了亿万观众。这部电视剧全程在美国拍摄,全景式展现北京人在纽约生存状态,充分展现出东西文化的差异,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与认知的冲击。

  作为国内首部全程在海外拍摄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制作方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是以固定资产作抵押担保,从中国银行借到150万美元,用以维持国外拍摄的高昂费用,这在中国电视剧生产史上的第一次。

  郑晓龙:你没有思想解放,也没有《北京人在纽约》这样敢到国外去拍摄,用贷款的方式到国外去拍摄电视剧。所以说我觉得那个时候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那种感觉,就是说总要跟以前不一样,总要做一些不同。艺术嘛贵在创新,就是你能创新,这就非常重要。无论是内容上的,还是形式上的,还有制作方式上的这些创新都非常重要。

  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逐渐进入深水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日益现显出来。面对复杂的现实,哪些生活现象可以入戏,哪些不可以入戏,成了影视创作者面对的一道难题。

  2007年,由张国立、蒋雯丽主演的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金婚》在各大电视台播出。这部电视剧的构思创意来自郑晓龙的父母,是一部“父辈的故事”。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年轻漂亮的小学数学老师文丽和重型机械厂技术员佟志的一生婚姻历程。

  郑晓龙:《金婚》我讲了50年,老百姓的婚姻生活的人,这全都是和时代结合特别近。

  《金婚》关注民生,关注人情,让观众体会善待他人、坚守情感,始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的基础,剧中平常、琐碎的生活所彰显的主题,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因此有评论家认为,这一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意义不亚于当年的《渴望》。

  在郑晓龙看来,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不仅仅是现实题材的,还可以是古装的——关键在于剧作本身有没有现实主义精神。

甄嬛传 郑导和孙俪沟通戏份

  2011年的《甄嬛传》、2015年的《芈月传》是郑晓龙古装题材三部曲中的两部。郑晓龙说,虽然同为古装题材电视剧,但是两部戏的主旨是完全不同的,每一部都要有新东西。

  郑晓龙:能不能有所创新?能不能有新的东西,我有不一样的新感受。你看我很少拍类似题材,我通常拍的这个题材和下一个题材不一样。比如就说《芈月传》和《甄嬛传》其实都是很不一样的。甄嬛是封建社会落后的最黑暗的时候后宫的故事;芈月是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转化过程当中,一个女性的巨大变化,她怎么上位,成为了太后,它是一个积极的进步的社会现象的表现。所以说一个是批判的,一个是歌颂性质的。

  在他看来,《甄嬛传》更多的是批判腐朽的封建婚姻制度;而《芈月传》则是歌颂历史长河中一位伟大女性的蜕变。

  郑晓龙: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红高粱》,《红高粱》的拍摄,一开始我太愿意。但是后来拿出故事大纲,我看了以后,觉得还有点意思,在什么?原来的红高粱,电影,它是以余占鳌男人的视角写的。后来的这个《红高粱》是以九儿的视角,是以女人的视角来写的。这就不一样,角度不一样。比如说原来的那个颠轿也是电影里面特别精彩的段落,但是它就是西北人颠轿的过程,没有内容,内容就是一个画面的展现,表现那些汉子们。但是我在这里面就变成一个较劲,也是人物性格的表现。就是九儿和余占鳌他们较上劲。你颠吧,姑奶奶不怕。于就说那就颠,颠我还真不稀罕你。这就变成了这个故事,变成人物,变成性格表现,我觉得当有这些新的意义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东西拍摄,我就有兴趣。艺术贵在创新,你是不是创新?我对轻车熟路的那些东西没什么太大兴趣。我对挑战有点兴趣。

  65岁的郑晓龙有一颗年轻的心,“挑战”始终是他生活工作的主题词。眼下,他担任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图兰朵》已经杀青,正在后期制作。郑晓龙说,这部电影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郑晓龙:我觉得我拍《刮痧》的时候,还没有完全从电视剧到电影完全地转变,但是这回拍《图兰朵》就已经完全转变过来了,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我也是一种挑战。而且《图兰朵》有很多的过去不晓得的那种cj镜头,就是特效。还有一些故事人物的:两个小时之内要讲清楚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架构和人物塑造,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我觉得我喜欢这种带有挑战性的事儿。

编辑: 董雯

郑晓龙:对轻车熟路的东西没兴趣

导演郑晓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电视剧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执导的作品在题材上千变万化,但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思路却是不变的艺术追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