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是长期以来中国农耕文明社会中最重要的物质资料,同时也见证着中国与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往来历史。如果说国宝文物是“居庙堂之高”,是代表精英阶层的文明物证,那么粮食则是“居江湖之远”的农耕文明最为生活化的实证。
《粮食传说》是由央广文艺之声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出品的以音频和漫画为主题的融媒体内容。这一系列以人文视角关注与粮食相关的历史文化故事,并以充满益趣的微广播剧风格进行演绎:三大粮食作物种类“豆”、“薯”、“谷”被设计成“豆哥”、“薯妹”、“谷姐”三个兼具声音和漫画IP的粮食家族掌门人形象,通过“粮食峰会的大讨论”的形式,串联起与这些粮食有关的历史文化传说故事。国家粮食和物质储备局粮科院的科学家团队也在系列内容中首度献声,为听者讲述有关粮食营养的小知识,增加科普含量。
木薯,与马铃薯、番薯并称世界三大薯类。
它在非洲的地位近似于大米在中国的地位!
风靡于非洲,原产于南美,
木薯被人们广泛食用,
然而,今天的粮食峰会上
三位掌门人为了它闹翻了天!

出事了
出事了
出事了
豆哥今天慌慌张张来到粮食峰会现场,
被薯妹和谷姐一顿胖揍,
唉,可怜的豆哥
他到底说了些啥,
惹薯妹和谷姐生气了。
快戳音频~
《粮食传说》声画连载

第27篇
木薯的根块含有有毒物质——亚麻仁苦苷,
(这听起来有点深奥)
经胃酸水解后产生游离的氢氰酸,
从而使人体中毒。
一个人如果食用150~300克生木薯即可引起中毒,
要防止木薯中毒,
在食用木薯前去皮,
用清水浸薯肉,使氰苷溶解。
一般泡6天左右就可去除70%的氰苷,
再加热煮熟,便可食用。
木薯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
被誉为“淀粉之王”,
可作为食物原材料,
(别慌,咱们买的木薯粉都是经过处理的
绝对无毒,放心食用)
你看,咱们平常爱吃的
珍珠
水晶饺
芋圆
全都是木薯粉的功劳。
其实咱们的小木薯浑身上下都是宝贝
木属叶是喂养动物的好饲料,
喂鱼、养蚕可是好帮手,
而且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
随着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
木薯已经成为重要的生物能源作物之一,
木薯是生产碳水化合物最高的作物,
被认为是制备酒精最高的作物,
酒精添加于汽油可降低芬芳烃和烯的含量,
减少空气污染。
你看看,这功劳可大了去,
怪不得豆哥今天挨薯妹和谷姐的揍了。
咱们可爱的小木薯虽然有一定的毒性,
但这只是一方面嘛,
正确合理使用,
还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只是片面强调,
肯定别有用心。
经过这么一番波折,
豆哥,这下肯定学乖了,
下次再不分青红皂白诬陷薯妹,
恐怕不只是鞭子伺候了。
解读嘉宾:
李爱科,博士,研究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品质和营养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木薯又名树薯、木番薯,是世界三大薯类和六大粮食作物之一。木薯起源于巴西与哥伦比亚,现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西年总产量大约500万吨,是我国第一主产区。
木薯块根干物质含量中,淀粉高达98.4%,木薯块根还具有低脂、低糖、低盐、饱腹感强等优点,是一种营养、天然、安全、健康的优质杂粮。
木薯含有一种叫生氰糖苷的物质,可导致机体生理代谢紊乱而中毒,严重者有生命危险。其实木薯氢氰酸含量主要集中在薯皮,是薯肉的8~11倍,经去皮、浸泡、煮熟或加工后即可控制在安全范围。
木薯主要分苦木薯和甜木薯两种,在制糖、医药、饲料、造纸、化工、建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食品行业中, 木薯也可加工成木薯淀粉、粉丝、粉条、虾片, 饼干、面包、啤酒、酱料等多种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