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这篇手记前,先来和你互动几个问题。

  问题1:图中手指的这个象形文字,相当于汉字中的哪一个字?

  

  问题2:这种植物是什么?

  

  问题3:我国各民族传统年节中,哪一个耗时最长?

  

  带着这三个疑问,我们走进黔南山寨,跟随节日文化推广人潘晓慧回家一起过节。

     

  节日文化推广人、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潘晓慧。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也是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仪式。忙活了一整年,一起过个年,家人守望,游子回乡。而对于分散居住的同族亲人,想要团聚就要走动起来,这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聚居在云贵高原苗岭以南的都柳江和龙江上游一带的水族,就是拥有最长过年时间的民族。在每年水历十二月到来年二月,也就是农历八月到十月的七七四十九天里,分布在不同地域的水族同胞分批分期轮流过端节(问题3正确答案)。

  “细水长流”,这是当我第一次知道水族要过如此旷日持久的新年时,脑海中突然冒出的四个字。其实,水族自称“虽(suǐ)”,在水语里是“篦子”和“疏通顺里”的意义,与“水”无关。

  不过采访中发现的种种细节,让我深信,这个民族和“水”之间关系密切。

  比如,水族在过年以及任何重要社会生活中都会出现的鱼!

  

  从脊背开膛的稻田鲤鱼,腹中放满广菜(问题2正确答案)或韭菜,以及其他香料,在端节前夕腌制整晚,然后入锅。只有端节当天如此制作和吃用的鱼,才被称作端鱼。

  端鱼的味道如何?对于水族人来说,这个问题近于问汉族朋友,你家春节时除夕的饺子味道如何?因为无论你吃进嘴里的是春节的饺子,还是端节的鱼包,心里感受的都是浓浓的亲情。

  不同于与交子谐音的饺子,水族端节的鱼包意在追念曾经奔波远行的先祖,正是有了内含青菜的鱼包,先人才落脚黔南繁衍后代。因此,泽水而居的鱼是水族的图腾,过端节要用鱼包祭祀祖先。

  

  记者王菲体验端鱼制作。

  

  邵华在视频直播“转转饭”。

  本篇开头所提到的象形文字是水书,也被叫作“活着的甲骨文”。

  

  这是“水书先生”潘仕昭(潘晓慧的大哥)用汉字和水书为今年端节写的楹联,上联“天时地利河川寿”,下联“雨顺风和谷米丰”。

  

  

  “水书先生”潘仕昭手拿谷穗,进行端节祭祀仪式。下垂的谷穗给了水书“谷”字以造字灵感。(问题1正确答案)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年”为“谷熟也。”稻谷熟了,就是新年——这也是水族过端节的由来。从这一角度看,水族端节正好体现了古代稻作文化特征。

  

  

  这就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塘州乡拉下村,潘晓慧的家乡,两层高的干栏式建筑是她家老宅。“小孩失火、大人负责”是村中常见的宣传语。祖宅已存在近200年,纯木结构的房子可以保持“不走水”,真心不容易。

  都说远行久了的人会“近乡情更怯”。这句话在潘晓慧带我们回家遇到婶母的一瞬间,让我们都感受到了。

  

  后来的几天,我们每天都会遇见像婶母一样一辈子没有走出去的老妇人,她们会用水语和手势示意,请你去家里吃饭。还有一种更让人盛情难却的邀请:排到后面请席的主家会来到你现在的酒席间看着你,直到你起身,然后把你带到下一桌宴席前。

  比如眼前这位水族姑娘——虽然年纪不大,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为让我们去她家吃转转饭,她背着最小的娃娃坐等我们,中途娃娃几次被邀酒声惊醒,哭声也没有阻挡她要接我们的热情。

  

  

  面对这个20岁出头的水族女孩,我们笑着说,“你真是一个小妈妈!”她突然轻皱眉头说,“我可不小了!”然后又瞬间面露神采说:“我五年里生了三个娃娃,厉害吧!”正当我们不知如何回应,她一脸笃定地说:“我就是要赶紧把结婚生娃的任务完成之后,早点去上大学!我要走出去看看!”

  很久以来,水族的男婴被叫作“鱼”、女婴则被叫作“虾”。每当有新生命降临,人们都会问一句,是“鱼”,还是“虾”?

  不过,新社会的水族妇女儿童很少再面对类似“是鱼是虾”的尴尬问题了。过去,村寨里的老妇人可能一生都没有见到山寨以外的世界;而今,更多像“小妈妈”一样的水族女性可以独自决定自己的命运,并在接受教育、规划职业和进入婚姻家庭之间寻找平衡。

  潘晓慧就是早年完成了这一过程的少数民族职业女性。读书,彻底改变了潘晓慧的命运,让她走出了大山,暂别了水家人的村寨。塘州拉下村,成了让她牵挂、让她为之努力创造更多美好的家乡。

  生活愈变美好,民族才愈会发现自身文化的真正价值。

  接连不断的端鱼宴,情意绵绵的敬酒歌,在水族的悠长端节里,仿佛可以无限循环,正是这真挚浓烈的节日,带给了水族人更多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撰稿:王菲
拍摄:邵华、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