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直播
-
非遗节宣传片
-
15个国家传统手工艺项目亮相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
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场活动在四川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启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6月10日至18日在成都举行。[点击更多精彩内容]



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是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台江县一带苗族民众的传统节日“姊妹节”。“姊妹节”最为隆重的民俗活动是苗族青年女子的盛装巡游。[点击更多精彩内容]



87岁的剧作家范正明说戏曲的生命力就是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生命。72岁的花鼓戏传承人李谷一说不是光是非遗这个剧种就能传下去就能推广的,它得发展,它得传承,它得传下来、走出来啊![点击更多精彩内容]



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生前最后一次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提到的小巴特尔今年11岁,梅葆玖生前很喜欢带着小巴特尔出席各种晚会和活动,也有很多人把他叫做“最小的男旦”、“京剧小神童”。[点击更多精彩内容]



寒冷,从来就不是优越的自然禀赋。为什么一到冬天,东北人就会呈现集体性“霸屏”?解开这个谜题,也许就会找到答案。[点击更多精彩内容]



2017年4月9日,在贵州东南的台江县,这一天比往常更加热闹一些,街上到处都是盛装的苗家姑娘,她们浑身上下的银饰在阳光下摇曳闪烁,孩子们唱着苗歌,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点击更多精彩内容]



2004年,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俩参加了第十一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姐弟俩演绎的“海菜腔”在比赛中一鸣惊人。[点击更多精彩内容]



歌声如山风般清新、质朴,演唱者都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这种“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的民歌演唱,就是闻名遐迩的侗族大歌。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奇妙的歌声翻山越岭,传遍中国,远播世界。[点击更多精彩内容]



香港,繁华喧闹的国际大都市;评弹,吴侬软语的苏州说唱;香港,评弹,好像是不相干的概念,然而,评弹24个调派唯一健在的“晏芝调”创始人邢晏芝如今定居在香港。68岁的邢晏芝白皙的脸上没有什么皱纹,有神的眼睛,穿着雅致,雍容华贵,风采斐然。[点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
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