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内蒙古2020年“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主场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传统文化尽显浓浓“年味儿”。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包括“2020年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货展”“草原非遗轻骑兵赴贫困旗县展演”“传统工艺振兴——自治区试点项目成果展”“同祭一撑火共圆中国梦——腊月二十三祭火活动”等4大板块,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作品,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方消息介绍道,非遗文化年货展上,来自内蒙古12个盟市的120多个与年俗相关的非遗项目参展,包括“食在过年”“趣在过年”“美在过年”3个展区;来自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等5个盟市的50名非遗传承人和文艺演员带着他们自己编排的20个传统音乐戏剧节目、传统技艺展示项目开展非遗展演下基层活动。

  一位“00后”小伙儿李楠告诉记者:“‘非遗过大年’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节日年货,也弘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传统年味儿。”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级的传统工艺项目有250多项,占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的一半以上。本次展览将集中展示蒙古族皮艺(皮雕画)、六合枕制作技艺、蒙古族毡绣(巴尔虎)、蒙古族毡绣(苏尼特)、蒙古族金银铜器制作技艺等12个试点项目在创新产品设计、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品牌建设方面的优秀成果。

  同时,腊月二十三将举办蒙古族古老的、重要的民俗节日—祭火节。

  据悉,为了丰富活动内容,活动期间还将开展“传统文化月月传”和“传统工艺大课堂”。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