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第十五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影视产业融合高峰论坛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影视产业融合”这一议题,发表了自已的真知灼见。

  万达文化集团执行总裁兼万达影视集团总裁曾茂军分析认为,中国电影产业链比较单一,票房收入占82%,衍生品收入占10%,其他收入占8%,而好来坞电影的票房收入只占三分之一。“非票房收入占比偏低,风险非常大。要改变这种严重依赖票房的现状,产业融合是解决之道。” 

  这个“解决之道”的核心就是做加法。曾茂军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影视的IP化。像《唐人街探案》一样,把单一的作品变成一个系列,从一个电影作品衍生出电视剧、动漫、网剧等。二是超级IP的影游化。比如电影《葫芦兄弟》这个IP,先有动漫电影,后又打造了游戏,并用这个IP做了一款视频,点击量超过6亿,总体上又增加了2亿的收入。三是所有影视IP的商品化,衍生品的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这条路虽然很难,但是必须要走。四是影视IP的流量化,这是“眼球经济”,未来所有的影视IP和长短视频的结合,就可以扩展这个IP的生命力。 

  因疫情影响院线电影临时改道网上播放,《囧妈》开创的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模式,是不是将来影视产业融合的一个范本?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于冬认为,这是为平民打造的“平台电影”,是电影生态的改变。这种改变倒逼院线电影必须做到高精尖才有生存的空间。但两者还应有所差别,院线电影必须不断强化它的剧场效果,才能把观众请回电影院。 

  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中国电影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在中国市场之外取得比较好的票房?华纳兄弟中国区总裁赵方以电影《锯齿鲨》为例说明,这部中美合拍的影片,选择了现代化的题材和鲨鱼这一没有文化壁垒的角色,被全球观众所接受,电影还请了好莱坞的编剧、制片人,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和发行平台,取得了成功,“票房非常好”。 

  保利影业董事长李卫强认为,讲述的故事一定要有世界的表达方式,要培养这样的导演和各种各样的人才,要加强多层次多渠道的发行体系建设,还要培育国际领先的企业,推动我们的电影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