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学习声乐的孩子越来越多。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院校有十几所,拥有音乐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有七八百所。可是,不少声乐专业的毕业生演唱时连基本的呼吸问题都没解决,甚至不会读谱,需要用人单位重新培养。

  每年毕业季,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都非常紧张。在毕业音乐会上,他总会发现,不少学了几年声乐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演唱时连基本的呼吸问题都没解决。给学生们的毕业证书签字盖章时,王黎光很为他们的前途担心。

  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歌唱家雷佳发现,现在很多声乐专业的毕业生,到了文艺院团很少有能直接演唱歌剧的,有的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有的形体动作不过关,有的不会念台词,大都需要文艺院团重新培养。

  在雷佳看来,这不是哪一个学生的问题,也不是哪一个学校的问题,而是长期以来课堂与舞台脱节、理论与实践隔阂导致的尴尬。

  要解决这一难题并非易事。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深圳声乐季”,正在试图寻找破题之策。

  打通从校园到院团、从课堂到舞台的教育链条

  歌唱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石倚洁曾问过很多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学声乐”。不少学生回答:“为了当音乐老师。”“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从小学到大学,很多音乐老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正式登台演出过。”雷佳说,“缺乏实践经验的老师,又怎能教出一毕业就有良好舞台呈现的学生?”

  王黎光遇到的情况稍有不同。他发现,现在学声乐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多学校也在增加声乐专业。学生学习声乐后如何就业,学校并未考虑太多,只是“招进来再说”,甚至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根据教师的情况“因人设科”“因人设课”,缺乏系统性思维。

  在福建歌剧舞剧院院长、歌唱家孙砾看来,社会对声乐艺术的认识比较模糊,不少人觉得声乐就是选秀节目中歌手拿着麦克风唱歌,没弄清楚“秀”和“艺术”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也导致一些孩子学习声乐时过于关注“秀”的技巧,而没有学到真正的艺术本领。

  无论是歌唱界还是声乐教育界,都意识到了问题所在。3年前,在雷佳等人的推动下,“深圳声乐季”举办,旨在打通声乐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探索出一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届“深圳声乐季”于今年7月25日至8月6日举办,报名学员达1700多人,再创新高,其中不乏从中尝到“甜头”的往届老学员。这个“甜头”既包括有机会当面聆听郭兰英、居其宏等文艺界前辈的教诲,也包括可以获得王黎光、王洪波、印青、王秉锐、廖昌永、王宏伟、雷佳、李心草、陈蔚等教育家、作曲家、歌唱家、指挥家、歌剧导演的指导。整个声乐季,除了在各种大师课上学习,学员们还参加了声乐比赛、声乐展演、声乐高峰论坛、声乐轻骑兵音乐会、下基层演出、音乐支教等各种活动,实现了从课堂到舞台、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覆盖。

  活动期间,每天从早上8时30分到晚上10时,深圳龙岗文化中心大剧院都座无虚席,甚至有人坐在台阶上,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除了受到“深圳声乐季”项目资助的学员,还有很多青年教师、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课观摩,正如一名学员所说,“在声乐教育领域,这样的教育模式以前没有见过。参加这样的声乐活动,不仅长知识,更长见识,我不再仅仅从歌唱者的角度出发,而是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更能领会作曲家和导演的意图”。

  仅仅会吹拉弹唱是不够的,重在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社会上有一种惯性思维,那就是总有人觉得唱歌跳舞的没啥文化。”在第三届“深圳声乐季”大师课上,王黎光一方面为文艺界叫屈,另一方面也呼吁学员们思考为何文艺界会给社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他举了个例子,学声乐的学生现在都习惯把目光投向舞台,把歌唱家在舞台上的形象、声音、技巧等作为学习对象,而鲜有关注歌唱家舞台下的付出,不明白舞台表演其实都是综合素养的厚积薄发。他表示,如果没有深厚的综合素养,无论是演唱还是表演,都会缺少感染力。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副团长、首席指挥李心草对此深有体会。他跟国内外很多歌唱演员合作过,其经验是,优秀的歌唱家除了唱功了得,钢琴也弹得很好,理论知识、外语水平等也都没得说。比如,一些世界著名的歌剧演员,除了自己的母语,往往还掌握两到三门外语。他们通过外语,了解歌剧故事的历史背景、剧中人物的文化习俗,把这一切都吃透了,才能调动出最贴合作品风格的演唱技法和表演技巧。而一般的声乐演员唱起外国歌剧,就算歌词、旋律唱得再准确,内行人一听总觉得差点意思。如果问他(她),歌词是什么意思,故事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对方往往一脸茫然。李心草说,这就是有无综合素养的差距。

  如何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雷佳的经验是,向书本学、向民间学、向群众学。前段时间复排歌剧《党的女儿》,作为主演的雷佳把能找到的关于那段历史的书全翻遍了;为复排歌剧《白毛女》,她随剧组到白毛女原型地河北省平山县北冶乡河坊村采风,跟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包饺子、贴饼子、点卤水豆腐这些活计全上了手,连当地老乡都夸她贴饼子做得好;为了唱好民歌,从大学开始,她每逢节假日就去全国各地采风,跟民间老艺人学方言、学唱歌,如今她已经可以用十几种方言演唱地方民歌,包括现在几乎没人使用的古侗语。正是由于从多方面汲取营养,雷佳才得以突破单一唱法的局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

  继承中国优秀传统声乐文化,学习西方规范的声乐技术

  在中国一些“歌舞之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确,由于能歌善舞的传统代代相传,那些“歌舞之乡”的人们,只要情之所动,兴之所至,都能引吭高歌,翩翩起舞。

  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代代相传的传统越来越难以为继。正如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萧梅所言,“当今舞台上传唱度最广的‘民歌’与真正的民歌已相去甚远”。有一次,郭兰英看某院团演的民族歌剧《白毛女》,看了一半,就起身离开了。这位中国民族歌剧界的前辈之所以感到失望,是因为她觉得“那位演员唱的不是民族歌剧”。

  音乐学家、歌剧评论家居其宏呼吁,中国声乐教育要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比如民族歌剧演员跟戏曲演员一样,都讲究“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因此,学习民族歌剧不妨从学习传统戏曲的基本功开始。

  萧梅介绍,目前专业音乐院校里与传统音乐有关的课程寥寥无几。可传统音乐是现代声乐人才培养的基石,因此应当把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华纳入当今声乐人才培养课程,具体做法只能是“跨学科的通力合作”。

  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王宏伟认为,高等音乐院校除了要教授学生歌唱技术,还应借鉴外国音乐院校的做法,开设表演、形体、台词、舞蹈等相关课程,因为舞台上的演唱是个系统工程。此外,好的演员都是在演出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他还建议为学生提供更多登台演出的机会。

  在雷佳看来,只有把中国优秀传统声乐文化与西方规范的、先进的声乐技术相结合,才能够逐步建立起“中国声乐”的概念,才能为中国声乐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精益化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