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物展厅变身为游戏场景,参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观众,可以通过随机抽取角色,扮演各式唐代人物,在与演员的互动中触发闯关任务,轻松获取展览知识;想品尝“出土味”青铜人像巧克力,先来解锁“给文物戴面具”,体验一下三星堆文物修复的乐趣……刚刚过去的假期,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又带给我们很多惊喜。

  传统文化是有生命的,而这种生命力源于自身的厚重,也依赖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唯有与现代生活的手牵得更紧,路才能越走越宽。近年,当《唐宫夜宴》将歌舞放进博物馆场景,以一种诙谐幽默又不失庄重的呈现,带着观众“走进”唐宫少女的赴宴之旅;当《国家宝藏》以小剧场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让缄默沉静的国宝“开口”,实现古老与现代超时空“握手”,传统文化便以一种更加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走进了现代生活。

  创意,要抓住的是观众“口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口味”摸准了、对上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也就找到了。文化最终是要服务于生活的,让“创意”名副其实而不是徒有其形,就要将传统文化的输出与百姓实际需要契合起来,既做到内容上扬弃,留住文化的深度、历史的厚度,也要能够将“大雅”还俗于民间,让文化多些现代感、鲜活劲儿,变得好看、好听、好理解,易于接受。就像某些博物馆的文创“爆款”,兼顾文化内涵的传播和实用性,同时在颜值和设计上注入巧思,就为传统与现代的沟通搭上了“线”。

  创意解决的是“距离感”,让传统文化由“过去式”变成“现代式”,跨越时间之“墙”,真正“活”起来,让更多人对其可触、可感、可亲近。